素质教育基地
 首页 | 基地介绍 | 理论研究 | 素教新闻 | 大学生工作室 | 竞赛及奖励 | 创新创业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研究>>正文
 
国学兴起与中国文化价值观的重建
2011年03月10日  

访历史学院葛志毅教授
 
学生记者 吴苗苗 


近几年,国学似乎成为一种潮流渐渐兴起,国内一些知名学府也纷纷成立国学研究会、国学院等。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仍然不了解国学到底为何物。本学期,学校开设了公选课《国学经典导读》,我去听了两节课,是历史学院葛志毅教授的课。我被葛教授的人格与学识打动,特地拜访并向他请教了许多与国学相关的问题。
记者(以下简称记):许多同学一直对国学的概念感到很模糊,您能解释一下究竟什么是国学吗?

  葛教授(以下简称葛):国学是中国本土固有的学术文化传统,是一国固有的学问。中国古今的文学、历史、宗教、艺术、哲学等一切关于中国人文科学的学术和文化应该都可以算入国学。这一概念是针对西学大量涌入而提出的,是为反对整个国家西化,担忧传统文化被抹杀而提出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国学理解为:除了西学之外的都是国学。
  其实,对于国学的概念,我们不着急争辩,而是应该先着手研究。不去争论何为国学、如何划分国学,而是在不断地论证过程中,从理论到实践完全明白之后,再来划分国学的学科类别,并得出一个经过自己研究、考证的概念。但是,现在很多高校想成立国学院,于是就需要将其进行学科划分以便招生。可因为没有明确的概念,在划分学科的过程中,不知是该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划分,还是参考西方的模式来划分。因为中国原来是没有这些明确的学科概念的,就像大学的模式是从西方搬过来的一样,中国学术的现代化也是套用西方的概念整合而成的。
  记:像文学、历史、哲学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他们与国学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葛:国学就好比是一个公共资料库,具有通论性,文学、哲学、历史则是从其中各取所需,从中来发掘于自己有用的东西。但在此过程中切记不能有损其中的根本精神。我们首先应该对国学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在其指导之下来研究文学、哲学、历史。虽然这样单独研究会对体现传统文化有所损害,但是也从具体的研究方面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像《楚辞》中的“香草”、“美人”,它就以文学的形式很好地表现了中国的君臣大义。
  记:我们现在专业划分得很细,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专业,您觉得这样对我们学习、研究国学来说有何利弊?
  葛:其实我上课还是强调“文、史、哲不分家”。如《左传》,虽然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但文辞简练、文采斐然,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先秦时代,文、史、哲是不分家的,中国人的学科概念并不明显,只是后来受到西方的影响才开始分化。之前的读书人都是从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唐诗宋词、四书五经……这样一步步念出来的,国学功底相当深厚。但是现在,学科分得越来越细,这对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导致人的修养有偏向,知识不全、局限一隅。这可能会制约你们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你们要注重自己的全面学习,不要受到专业的限制。大量地去阅读,还可以多旁听其他专业的课程。比如,你学习中文,将中文的课程修完,于是就有了一门学术基础,掌握了一门研究学问的基本技能,将这些方法抽象出来,就可以指导其他具体学科的学习。所谓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不是说学习中文专业就一定与学习物理、化学这些学科之间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关键看你兴之所至。
  记:现在,很多大学生以“有用”作为判断是否要学习一门知识的标准。比如,为今后能找个好工作而拼命学外语;而国学对找工作没用,就忽视国学。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葛:我觉得现在的人眼界很有限,只图眼前小利,而忽视了长远的大利,就像你举的“有用”或“没用”这个例子。老子有句话说:“无用之为大用”,现在没有用的东西以后可能会大有用处,现在有用的将来可能一文不值。
  而且,我认为,学问不是为“有用”而做,“求真、求是,而不求用”方才是为学问的真谛。著名现代学者蔡元培、胡适当年从西方求学回来,就感觉到中国缺少一种“为学术而学术,为真理而真理”的纯粹精神。于是,胡适在其《论国故学》中明确提出,我们应树立“为真理而求真理”的纯粹精神,并建立北大,希望能在北大树立这种纯粹精神。
  今天,整个社会都功利化了,实用主义在中国大行其道。高校本是一个很纯粹的地方,应该不受社会上一些污浊思想的影响。可是现在,大学教授为评职称而写文章、发表论文,而将一个知识分子的道义、责任丢掉了;受西方“工具理性”的影响,为追求利润而随波逐流。而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具有不断批判社会、提醒社会、纠正社会的精神,做一名社会道义的守护者。
  记:现在社会上学习国学很热门,您怎样看待这种“国学热”现象?
  葛:的确,现在很多像“国学私塾”、“一耽学堂”之类的国学教育形式正如荼发展。这于国学知识的普及确实有用,但更多的是为商家所利用,打着“国学”的旗号,追名逐利、附庸风雅。真正的国学是不受这些干扰的。高校是研究国学的主要领域,但高校早已不是世外桃源,国学的研究也日趋受到社会形形色色因素的影响。
  记:那“国学复兴”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来的吗?
  葛:“国学复兴”其实是在西化的潮流之下提出来的。早在五四时期,中国对待传统文化是完全否定的,甚至走入了要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误区。1949年之后亦是在忽视中国传统文化。而文化大革命其实是对之前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一个反思,但这次反思也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传统文化的真正兴起其实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在这一长段历史中有一个很伟大的人——胡适,在五四时期彻底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之下,他作为一名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仍能提出并进行国故的整理,并意识到了中国文化必须重建的问题。
  其实,国学复兴就是一个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而文化重建的核心就是中国文化价值观的重建,即明白何为对,何为错。所以复兴国学远非简单地念经书的问题,而是要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大潮流之下,重建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使之走进世界。
  记:那么我们大学生该如何对待与学习国学?如何在这个过程中重建中国文化价值观呢?
  葛:如何学习国学不是空谈出来的,这需要你们自己去读书。多读经典,读原著,不要听别人讲故事。由别人讲述有可能丧失经典原意。不要去读那些被人翻译过来经过改装的书,去读具体的书,读原著。读不懂可以先读一些白话本做工具,但一定要读。并且要有自学意识,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学技能。
  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学会培养自己的文化自觉意识,自觉地发扬传统文化。这其中有一个鉴别的问题,书中所传达出的价值观,什么是可取的,什么是应该舍弃的,这都是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与研究得出来的,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可以考虑以书本、老师的授课为参考,以作借鉴,帮助自己入门,然后进一步地发展。
  另外,人文学科最根本的是价值的判断,这是长期的学习树立起来的。学习国学首先是道德的修养,要在不断地学习与道德实践的反思中,证明自己的人格存在,从而达到人格的最高完善。明白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人生存于一个集体中就必须有利于这一集体,使之不断完善。
  这次与葛教授的交谈让我受益匪浅,他豪迈洒脱的言语、丰厚广博的学识,不重名利、心系社会的学者风范让我深受打动;让我明白国学失落、“国学热”、国学复兴背后所反映出来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让我知道如何从国学经典中去自知、自觉地学习,要如何面对今后人生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选择,并且作为一个人应该以何种姿态存活于天地之间。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大连大学素质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