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基地
 首页 | 基地介绍 | 理论研究 | 素教新闻 | 大学生工作室 | 竞赛及奖励 | 创新创业 
素教新闻
 重要通知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素教新闻>>新闻资讯>>正文
 
正确解读“让每个人都成功”的理念
2007年11月23日 xjw 

                                      正确解读“让每个人都成功”的理念

                                      正确解读“让每个人都成功”的理念

                                    

黄金声1 姜中才2

(大连大学 人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内容摘要]“让每个人都成功”是大连大学先进文化理念中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是在大连大学的发展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凝炼出来的,是从实践到理论的思想结晶。本文选取让每个学生都成功的视角,力图从理论指导、教学、各种活动、就业创业和以爱育人等方面,回答如何在各项具体工作中充分发挥“让每个人都成功”先进文化理念的指导作用,把理念与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关键词]解读 成功 理念 

1.1“让每个人都成功”,从务虚的角度,可理解为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一种标准;从务实的角度,可理解为对人培养和塑造过程。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又可作广义和狭义理解:广义理解是泛指学校每一个人的成功;狭义理解是专指学生的成功。依据大学的属性、目标和任务,“让每个人都成功”更多的应该在狭义上使用,因为学校培养的人是专指学生,而学生的成功,就是教学的成功,就是教师的成功,就是学校领导的成功,就是一所大学的成功。

1.2大学生的成功,从可操作性讲有两种评价:一是学校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校时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状况,二是社会评价,主要依据大学生是否顺利就业,就业后是否胜任本职工作和在本职工作上是否有所成就。两种评价都是必须的,但后者更带有根本性。因为学校培养的学生到底行不行,最终只能由社会来检验,就业和就业后的社会工作实践,是检验大学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

1.3有人根据考试结果、退学人数和就业比例,认为“让每个人都成功”是个理想化的口号,是不可能实现的“乌邦托”。笔者认为,作为一种大学的育人理念,是有理想成分,但不是“乌邦托”。因为理念与现实的差距是客观的、必然的,理念反映现实,又高于现实,是对现实的理论提升,否则,理念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就如我们提出要把学生培育成“四有”新人一样,绝不会因为一些学生达不到要求,就改变或者不提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

1.4“让每个人都成功”是对传统教育思想“有教无类”“人皆可为尧舜”的继承和发扬。是党和国家教育目标与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教育部评估专家充分肯定的具有我校鲜明特色的标志性成果,也是每一位连大人应该倍加呵护的精神财富。在一定物质条件下,思想决定一切。“让每一个人都成功”的理念是对教育实际的概括和总结,不仅具有理论形态,而且对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让每个人都成功”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发展,必将成为搞好教学工作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1.5“让每个人都成功”既是大连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具有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先进的理念,提出不容易,贯彻落实则更难。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影响“让每个人都成功”理念落实的矛盾和问题,如对该理念缺乏广泛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还没有成为人们的共同价值追求;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有许多亟待回答的根本性问题还没有揭示出来;先进理念与实际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仍较突出;影响每个学生都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还比较多,学风不好、教风不正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但要重视。在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能否成才成功,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对此,我们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把学习理解和贯彻落实“让每个人都成功”的先进理念,作为我校建设和发展的战略性现实课题,下大气力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2.1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又高于实践和指导实践。“让每个人都成功”作为对大学办学实践的理论概括,无疑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然而,作为指导实践的理论,应该是发展的鲜活的,应该是长青的实践之树上不断结出的丰硕之果。因此,紧密结合大学教育教学实践,加强对“让每个人都成功”的先进理念研究,努力开辟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的新境界,应成为贯彻落实“让每个人都成功”先进理念的首要任务。

2.2“让每个人都成功”,无论从广义上还是狭义上理解,都有丰富的内涵。从狭义上理解,“让每个人都成功”是指社会主义大学依据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把每个大学生都培养成才的育人的过程。“成才”从社会的角度,可理解为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个人的角度,可理解为顺利就业,胜任本职工作和在本职工作上有所成就。“让每个人都成功”既是抽象的,更是具体的;而且蕴含着把抽象的理念不断转化为具体可操作性的工作要求,注重理念变成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讲,“让每个人都成功”,是社会主义大学探索育人规律,为大学生铺设成功平台的过程;是激励大学生不满足现状,不断发展和超越自我的过程;是大学教育主体的大爱注入、感化、引领和教育大学生走向成才的过程;是社会主义大学实现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的不懈追求过程。

2.3“让每个人都成功”的理念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与大学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让每个人都成功”的理论依据。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让每个人都成功”提供了发展方向;以人为本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终极关怀,为“让每个人都成功”提出了发展保证;以人为本所体现的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为“让每个人都成功“提供了发展动力。总之,以人为本中的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提升人在”让每个人都成功“的理念中得到了最彻底、最充分的体现。

2.4贯彻落实“让每个人都成功”的理念必须坚持双主体的原则。原则是规律的反映,原则是必须坚持的准则。“让每个人都成功”理念中的“让”字,是“做”的意思,由谁来做?由学生以外的大学中的所有成员,也就是说学校的领导、教师、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等都是培养学生的主体,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大学生发展和成功。大学生在走向成功的历程中具有主体性,自身的主观态度、努力程度、人格优劣和三种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四种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是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由此也引申出贯彻落实“让每个人都成功”的理念必须坚持主客观体相统一的原则。因为成功始终是大学生主观与客观交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2.5贯彻落实“让每个人都成功”的理念,既要坚持正确的原则,也要坚持科学的方法。方法是工具,是过河的桥与船,离开了正确的方法,理念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培育学生成功的方法,体现在各种育人的活动中,如德育的方法、智育的方法、体育的方法等,但作为“让每个人都成功”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完善和优化系统的激励方法,以便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和教育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提高实作方法实效性的同时还要注重思想方法,即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成功与他人的成功、个人成功与社会需求、成功的长远目标与阶段目标、成功的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成功的主观评价与社会评价、失败与成功等辨证关系,把“让每个人都成功”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上。

3.1教学是大学生成功的主渠道,而要把“让每个人都成功”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教学又是主战场。在教学中贯彻落实“让每个人都成功”的理念,首先是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思想审视传统的教学观念,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变单纯传统知识为教书育人,变讲授式为启发式,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变言教为言教、身教并重,按照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成长规律,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承认和崇尚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沿着“苦学——乐学——会学”的路径成长。

3.2以问题为纲是大学教学的突出特点和重要原则。以问题为纲的“问题”有四层含义:一是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前沿问题;二是学生对教学内容迷惑不解或似是而非的问题;三是学生在学习与研究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四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问题为纲,就是要把问题做为课堂讲授的主线,讲清问题,研究问题,引发新问题。以问题为纲要求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存在的各种迷惑不解的问题,即备课备人;课堂教学要坚持精讲的原则,把讲清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始终作为课堂讲授的根本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讲课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学的传道、授业和解惑的功能;以问题为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尤其是创新性思维品质,因此,改革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应该成为大学教学的着力点。

3.3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是大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综合表现,但在本质上是创新性思维品质在起作用。创新思维是人脑对现实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加工形式,是提出新问题和获得新认识的过程。创新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内在品质,在一定意义上讲,创新思维就是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品质,必须贯彻和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运用问题式、案例式、研究式、答疑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动眼、动脑、动口、动手中获得创新性思维品质。为达此目的,必须下决心改变目前的课堂教学方式,变以老师讲授为主为以学生学习与研究为主,与此相适应,要建立起一整套的人性化的民主的开放的教学管理和激励机制,使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品质的活动成为教学的中心环节。

3.4教学过程是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在教书中育人就是要寓育人于教书之中,而且要把“会做人”放在教学的首位。大学生的成功,首先是做人的成功,做人是大学生立身之本,成功之基,人品第一,学问第二,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珍视自我,轻视社会;热衷功利,漠视理义;关注物质,鄙视精神;有知识但缺文化;有文化但没素养的极端功利主义者,就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在教学中育人,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做人的思想和材料,顺理成章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不仅要讲清知识是什么,更要讲清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吸纳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要用心解决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毅力和学习方法等问题,把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始终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严教有责,律己为先”,身教胜于言教,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要成为学生做人的楷模。

4.1教学和各种活动,是培养学生成才的两条基本途径。大学生的活动大致可分为思想道德性活动,如党团组织建设、社会义工、扶贫助困等;实验研究的科技活动,如创新立项、各种设计大赛、科技攻关等;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演讲、演出等;还有社团活动和其他活动等。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大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也具有实践性质。大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行为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完成的,活动即学习,活动即生活,活动即操作,活动即创造,离开了活动知识得不到应用,行为得不到转化,人格得不到升华,团队精神得不到凝聚,成功就是一句空话。

4.2 在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和知到行的转化,有两个根本性的环节:一是知识的应用,即应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使知识处于活化状态。二是完成“两个改造”,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实现客体的主体化过程。前者需要我们在指导学生活动时,要确立合理目标,适时地提出问题,发现偏离目标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同时,要敢于提出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后者主要是引导学生认清行为整体是评价一个人优劣的根本标志;明确言行不一、心口不一的危害和根源;坚持不懈地向懒惰、贪玩和怕苦怕累等人性弱点作斗争;始终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会做人、会学习、能做事”的本质要求。

4.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才会乐此不疲,反之,兴趣索然,再好的活动,也无法实现培养人的目的。培养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一方面要增加活动自身的吸引力,要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的实际出发,多搞些创意新颖、知识与科技含量高、学生收益大的活动,如我校的各种工作室、大学生创新立项、各种大赛、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等。另一方面机关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学生活动的研究和指导,探求学生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及时总结和推广具有典型意义的经验,从而使学生的各种活动健康发展。另外,学校要善于发现在活动中涌现出的技术人才和组织人才,及时给予激励,使他们的个性和特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4.4 哈佛研究发现,智力是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绝对条件,人生成就的80%要归结为非智力因素,其中人的意志品质具有决定意义。我们有些活动坚持得好,有些活动坚持得不好,从主观因素上讲,都是学生意品质的作用。活动需要意志,活动培养意志,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坚韧意志品质的根本途径。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要善于把活动的目的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个体在活动中要达到的目的;组织和开展任何活动都要善始善终,防止虎头蛇尾;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抓好意志品质的养成教育,始终把培养大学生的坚持性和奋斗精神作为活动的重心,探求这方面可能的途径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坚韧的意志品质。

5.1 对大学生成功的社会评价是就业与就业后的创业。毕业就失业,就业又很快被淘汰,无论如何也不能说这是成功。高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人力资源,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毕业生的人数迅猛增加,据统计2000—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分别为:107、115、145、212、280、338和413万人。随着毕业生数量的迅猛增加,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去年出现的校漂族和暂时无法就业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告诉我们,作为一所大学应该把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就业和创业,作为极为重要的工作,列为党委和校长的工作议程,下功夫追寻破解的方法,应该成为落实“让每个人都成功”先进理念的实际步骤。

5.2 就许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许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时,对自己的未来缺乏科学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感到无措手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大一做起,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和不足。同时,要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岗位性的特点,职业所在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要求等。确立职业生涯规划后,就要引导学生按照职业需要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在大二、大三要帮助学生根据现实情况修订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锁定目标,作最后的冲刺。

5.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第一次把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为高校的重要任务提出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业能力是能够实现顺利就业的本领,创业能力是能胜任本职工作并有所成就。就业、创业能力的根基在学生素质,但其形成的根本途径是实作、实习和实践(通称实践教学)。学校应当把实践教学摆在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依据国外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课程学时、学分占40%左右的比例,认真研究解决我校实践教学的比例问题;围绕提高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实践教学,应贯穿学生大学学习的始终;针对学生就业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改变目前实践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需要脱节的局面。在实践教学中要把如何选择职业,如何应试,如何推销自我,如何与人沟通的问题,进行模拟演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巧,提高就业本领。

5.4 在大学生就业离不开社会关系资源的情况下,学校对毕业生就业负有重要责任。为此,学校要设立专门机构,编制专门人员,负责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目前,要解决机构偏小,专业人员偏少、经费严重不足和临近毕业才短促突击的工作方式等问题。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创建与用人单位一体化的学习、实习、就业机制,使部分学生一毕业就有事做。要有专人对就业后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研究,掌握他们创业态度,研究他们创业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并能把情况及时反馈给在校学生,使他们能够及时调整择业心态不断提升就业和创业能力。

6.1 “心存至爱”是落实“让每个人都成功”先进理念的心理和思想基础。只有我们心里装着学生,想着学生,才能实心实意为学生服务,才能心甘情愿为学生的成功当好铺路石。我们有些工作不落实,“让每个人都成功”的理念还没有很好地在各项工作中体现,往往与我们对学生爱得不深、爱得不够有关。某校在一份问卷中分别问教师与学生:“你爱学生吗?”“老师爱你吗?”90%的老师说爱学生,90%的学生说老师不爱我。如果一名老师不爱他的学生,她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精力倾注在学生身上呢?英国教育家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爱育人是教育经久不衰的话语,是先进大学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大学教师师德的本质体现,是保证大学生成才、成功的影响之源。

6.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爱是对所有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哪里缺乏这种积极关心,哪里就没有爱。”可见,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情感的付出,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时所注入的深厚情感,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就是要把我们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尊重学生就是尊重他们的人格、民主权利、个性和个人隐私,本质是尊重他们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关心学生,就是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尤其对家庭贫困的学生更应该给与更多关照,本质是关心他们的成长与进步;引导学生就是帮助学生不断克服他们自身的弱点,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尽快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本质是严格要求。尊重学生是爱得基础,关心学生是爱的直接表现,引导学生是爱的归宿,把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践行了大学要大爱的本质要求。

6.3 以爱育人不是空洞的口号,而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切地感受到,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依据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以爱育人应抓好五个方面的途径与方法:第一,以爱育人的教学途径和渗透的方法。体现在教师要精心设计、精心备课、精心讲授、精心组织教学;第二,以爱育人的经常性个别教育途径和谈心的方法。体现在深入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了如指掌;体现在及时找学生谈心,进行一对一的疏通和引导。第三,以爱育人的现代媒介途径和心理调解方法。体现在运用网络、短信、电话等现代媒介与学生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适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调解,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第四,以爱育人的活动途径和行为转化法。体现在组织高质量的活动,形成育人的氛围,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到素质和能力、知到行的转化。第五,以爱育人的就业、创业途径和实作的方法。体现在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就业创业;体现在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6.4 爱学生是一种奉献,有时又是无私的。无私奉献是一种很高的品德意境,真正达到很不容易。为了能够使我们对学生无私奉献,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在本职工作的实践中经常进行反思、反省、净化心灵,升华意境,以使我们的教职员工都成为爱的使者。二是要形成爱得环境氛围,即通过各种激励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人人、时时、处处爱学生的局面,形成爱学生光荣,不爱学生可耻的舆论氛围,让我们的校园充满爱,充满欢乐,充满和谐,充满成功。

 

[作者]黄金声1(1944年12月——),男,黑龙江省宾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教育研究、政工研究。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大连大学素质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