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素质教育基地“搬”进中学校园
——领航、智能引擎工作室师生协助第24中学建设工作室和科技馆侧记
作者:校报记者 朝阳
一年前就听说,领航工作室的指导教师崔亚非带领着领航、智能引擎工作室的学生协助大连市第24中学建设了科技馆。日前获悉,该馆一期已建设完成投入使用。于是,5月7日下午,和参加科技馆建设的领航工作室石磊、杨博龙及智能引擎工作室的怀其昆等三名同学同行,来到24中学,参观了该馆,采访了相关师生。
进入科技馆,眼前为之一亮,展馆的布局似曾相识,整体上感觉就像进入了“小型版”的我校素质教育基地。馆分两层,一楼为展厅、二楼为创新工作室。馆内70%的展品,尤其是像月球车、激光电吉他等这样独具特色的实物展品,都是由我校领航工作室和智能引擎工作室的学生们,在崔亚非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完成的。24中学的工作室指导教师刘昊介绍说,2006年10月份,崔老师和领航、智能引擎工作室的大学生们帮助我们组建了工作室。在工作室里,学生们通过在基础平台上进行操作,基本上可以把自己的设计思路变成可展示、参加比赛或发明活动的实物。工作室的成立及整个科技馆的建设,把24中学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据了解,在中学校园内建设科技馆、成立创新工作室,24中学算得上是大连市中学当中的首家,在国内中学当中也屈指可数。校方表示,这得益于大连大学师生的帮助。在建馆之前,24中学校领导曾多次来我校素质教育基地考察,表示建设科技馆和创新活动工作室,将借鉴大连大学素质教育基地、大学生工作室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成功经验。
起于偶然 成于必然
帮助24中学开展中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远不止07年4月建设该校科技馆这一年多的时间,年头还要更远些,是2005年,很偶然的起因。
2005年,刚毕业就职于24中学的刘昊老师,担任了学校机器人科技创新活动小组的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当中,他遇到了一些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多方求助无果后,偶然的一次机会经人介绍认识了崔亚非老师。崔老师热情地接待了他,并热心的帮着解决了难题。
难题得到了解决,崔老师的“本领”亦得到24中学的认可,自此被聘为该校科技创新活动校外辅导员。崔亚非老师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时说,因为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就是这个,同时想到也能帮助孩子们解决些问题,就答应了,起因是很偶然的。
渐渐的,崔老师就发现,一方面这些中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还挺多,更值得关注的是他们思路、想法都挺好,只要给予一定的改进和完善,或者是制作设备及技术上的支持就能完成很好的作品;另一方面,我校领航、智能引擎工作室的学生需要更多的与社会相接轨的实践锻炼机会,来培养其做人的素养、做事的能力。
把两者相结合,两方面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的思路油然而生。崔老师开始带领着领航、智能引擎工作室的学生,把支持、帮助24中学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工作室的一个实践项目开展起来。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在我校素质教育基地的领航、智能引擎工作室里,24中学的科技创新活动小组的中学生们和工作室的大学生们一起研究、讨论设计思路,完善自己即将参赛或展示的作品;在24中学,领航、智能引擎工作室的大学们主动来到学校,协助学校开展相关科技创新活动,帮着解决遇到的问题和难题;我校领航、智能引擎工作室学生们参加相关比赛,24中学科技创新活动小组跟着搭把手,从中学习、取经;24中学科技创新活动小组参加比赛,工作室的大学生们到场协助、指导……两者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密切。
崔老师说:“从2005年至今,工作室的学生们一届带着一届,一届接着一届的做,前后共有30余名同学参加了这个项目的实践。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功利性的东西在里面,所有的帮助都是免费的。在24中学科技馆和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中,工作室的学生们作了大量的工作。07年的暑假期间,有部分同学帮助制作科技馆里的展品,一直都没有休息。学生们在帮着他人解决问题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并和中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整个事情偶然而起,又成于必然。因为双方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大学生、中学生在其中同时都有所提高。”
在实践中领悟“做人、做事”
领航工作室是以科研开发,积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宗旨的产学研一体化工作室。工作室引导和鼓励学生探索现代光机电产品的创造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智能引擎”工作室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由学生自主管理的开放性工作室,研究方向为机械机构创新、计算机模拟及机械CAD等。工作室采取学生自由组合,自己申报课题的工作方式,以项目组成团队,同时互相渗透,相互结合的开展活动。由于专业和研究领域的相近、相融,这两个工作室的学生们经常组成创新团队,联手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参加机器人大赛、创业计划大赛、机械设计大赛等比赛和创新课题等。对24中学的这个实践项目,两个工作室的同学也是联手共同完成。
在去24 中学的路上,与孙石磊、杨博龙和怀其昆聊了一路,话题总是脱不开工作室——学校里的领航和智能引擎工作室、24中学的创新工作室。
他们表示,以前在工作室里做的多是创新课题或是参加某个竞赛而做出一些作品。而这个项目与以往不同,通过与中学生接触,让他们更多的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采访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道出了参加此项实践活动的所感所获。
“我们也是从高中走过来的,看到他们,就想到了自己读高中的那个时候。那时候的高中没现在这样好条件,能自己动手编程、绘图、设计机器人,现在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作品,感觉就像自己当年无法实现的东西,在他们身上实现了,挺有感触的,也挺快乐的!”
“24中学的科技创新活动小组的学生们和我们经常联系,他们有些设计、思路上的问题、零件制作的问题,我们就一起来帮着完善、解决,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大家都有所提高。他们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有时也让我们深受启发。”
“在学校里,也有很多其他社团、工作室的同学时不时地向我们求助,完善设计作品,修理个仪器啥的。大家都乐于帮忙,毕竟能让自己的专业、自己的一技之长能服务、帮助于别人,是一件挺快乐的事情。”
“在帮助24中学进行创新工作室建设和科技馆建设的过程中,也学到了挺多东西。在有些零件的设计过程中有了新想法,便与崔老师探讨,虽然有时因验证不通而被否决,但通过辨析的过程,理解得也就更加深入了。”
“每一个项目的完成不单单是技术技能上的事情。在工作中,能够收获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说,才能出众技高一筹或老老实实脚踏实地,都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等等。”
“双赢”合作 服务地方
谈到崔老师和工作室大学生们的支持、帮助对24中学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变化和发展,参与了整个过程的刘昊老师深有感触——“大连大学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以前,24中学自己没有工作室,不具备相关设备、技术条件的时候,我们的不少作品和项目是在大连大学的工作室里完成的。近三年来,在崔老师和大学生们协助下完成的中学生机器人类科技创新比赛项目,获市级一等奖11项、二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目,国家级一等奖1项;他们直接参与辅导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获得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国家级三等奖1项。2007年6月,团中央书记处王晓书记和辽宁省藤伟平副省长还亲临二十四中学,代表团中央、中央教科所和中国光华创新基金会,为24中学授予‘光华创新教室’这全国中小学的第一块牌匾,并对二十四中学在科技创新等各项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24中副校长高凤海表示,大连大学以自身资源优势,无私的助力于中学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这是高校与中学之间“双赢”合作的尝试与探索,在大连市高校也是独一无二的。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在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的同时,中学生通过与大学生的接触,了解大学,了解大学的文化、专业、特色等,对他们考学的学校、专业选择等都能有所引导。另一方面,中学又能成为大学生开展相关实践活动的基地。在大连大学师生的协助下,24中学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得以深入开展,自2005年以来,学生们参与项目的质量明显提高,获奖数量和“含金量”逐年增加,屡获国家级、省级大奖。我们从中深受其益,希望大连大学和24中学的这种“双赢”合作能够更加深入、范围更宽泛、项目更多种多样。
“这也是我校为地方服务的一个新的具体的切入点。”崔亚非老师说,“通过参与这个项目实践,我们既锻炼了学生,同时又进一步拓展了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模式与途径。工作室的实践不应局限于校园内部和参加竞赛这些方面,应该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最好与社会实践相衔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同时也能更切合实际的培养他们会做人、能做事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