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基地
 首页 | 基地介绍 | 理论研究 | 素教新闻 | 大学生工作室 | 竞赛及奖励 | 创新创业 
素教新闻
 重要通知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素教新闻>>新闻资讯>>正文
 
我校2010年再获“节能减排”全国最高奖
2010年08月26日 xjw 

                                      我校再获“节能减排”全国最高奖  

                                                                                         学生记者  李雪

咱们学校代表队又拿到“节能减排”全国特等奖了!

8月31日,以“节能减排、绿色能源”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北京科技大学闭幕式上,主持人正在由低到高宣布比赛成绩:“来自大连大学的‘节能型踏步发电照明装置’——特等奖!”听到这里,我校代表队成员、在现场参加闭幕式的机械学院机英08级的崔航和付维刚默契地对拍了一下手掌,自信地走上了领奖台。

消息很快传到了学校,队友们兴奋极了。因为,在去年同一项赛事中,我校代表队就获得了全国特等奖。今年能够再次捧得这项大奖,实在让大家惊讶中饱含着激动。

“节能型踏步发电照明装置”的设计制作团队中,除了思维敏捷、认真细心的崔航和组织能力强、稳重踏实的付维刚,还有执着、耐心,主要负责资料搜集的机英08的孙毓彬,勤奋、聪明的主要负责结构设计的机英09的王莹,肯干的周伊楠也来自于机英08,她主要负责配置,认真仔细主要负责的绘图的韩扬是工设07级的一名学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来自于领航工作室。团队的指导老师李玉光教授担当团队的幕后工作。

创意来自生活,创新来自积累

5月初,刚刚接到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比赛通知的领航工作室沸腾了起来。去年的比赛中,我校代表队的项目“节能自动刷地机”获得大赛的最高奖——全国特等奖,这个成绩鼓舞着工作室的同学们——学长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大家纷纷踊跃组队,最终组建了四支队伍,崔航、付维刚等6位同学因为经常合作进行创新项目而走到了一起。

要参赛,首先要有符合大赛主题的项目。要说他们的项目“节能型踏步发电照明装置”这一创意的来源,还真挺有意思,那就是很多住宅楼门口装有按键、自动开关的节能型楼道闭门器。崔航说:“经常回家,让人出出进进的那扇门总是能自己关上,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就将这个样本引入到工作室,大家一起来研究。”拿回来的时候,大家对这个节能型楼道闭门器都很感兴趣,一行六人对那扇门上的“机关”尤为关注,他们将它拆下来,将原理研究得通通透透。最初他们只是好奇心强,想弄明白怎么回事,所以把它拿回来研究研究,没想到这一研究,竟然为他们的方案一下子就找到了方向。

因为清晰了闭门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门的开关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来发电,由此引发联想,崔航总在琢磨:“如果人每天所产生的机械能也可以转化为电能,那该多好啊?”带着这个问题,崔航和团队成员们进行了讨论和思考。从人每天干什么一直到家里各式各样可以节能的家用电器,统统都想了个遍,最终还是觉得人行走的机械能是最适合的,可以用它来为外面的路灯来发电,就这样,“节能型踏步发电照明装置”初步方案定了下来,但当初还是一个构想,并没有这么具体的名称。

讨论出思路,名师善点拨

题目很快确定了下来,6名团队成员开始动工,分头查找资料。思路在知识的积累和一次次小组会议上激烈的讨论中逐渐打开。但是,当大家都认为马上可以开工了,却被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拦住了去路:“既然我们要利用人行走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我们怎么才能做到两者之间的转换呢?”

这个问题不断地在队员们的脑子里徘徊。他们执着地翻阅着各种资料,一次次讨论方案,一次次否定,最终也没有得出一致的解决方案。带着棘手的问题,他们找到了指导教师。李老师仔细听取了他们每个人的想法,引导他们分析每一种方案的可行性,然后,慎重的建议:“能否将人行走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李老师认为,创新设计没有什么固定答案,至少没有唯一答案。因为,很多情况下,创新就是在现有条件的情况下,用另一种思维去思考问题,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遵循这一原则,指导教师的引导就要围绕设计思路、方向展开,启发同学们自己的思路、构思、创新点,而没有必要直接把具体做法告诉同学们。

老师的一句话就足够了。一直在苦苦寻觅思路的6个团队成员一下子觉得眼前透亮起来。因为,人行走时有重力势能的变化,如果在装置里面安装一个类似于弹簧的东西,就能够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并将这部分弹性势能最后转化为电能储存于电池里。这个方案对于解决他们的问题来说再合适不过了。他们的思路也顺着这个线索继续下去。

不断追求完美,细节决定成败

虽然这种节能装置在大家的努力和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成型了,但作为组长的崔航的心里总觉得还不够完美,似乎还缺一点什么。他和队员们不断地试验着装置,检查着装置上的每一个零件。在这一过程中,他突然发现,如果过于频繁地踏步去让装置充电,就像钟表上了“发条”一样,上得太多了会导致发条被拧断,这样装置就会有很大的限制性。怎么解决呢?这回他们没去请教老师,这样的问题,对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他们来说,不是大问题。经过分析、讨论,最终,他们将一个“摩擦片”装进了装置中。这样,即使它再被扭紧,摩擦片也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还可以继续充电。这样的改善也使整个团队松了口气,放心地将作品交了上去。他们还利用创意原理给作品起了一个很恰当的名字——“节能型踏步发电照明装置”。

压力催生动力,实力带来自信

其实,去年工作室获得的特等奖,对它们来说是动力也是压力。好在大家都敞开心扉,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互相解压,互相鼓励。

“我们的心态很平和,既然去年已经有特等奖了,按常理说今年再拿特等奖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做好自己就行。”付维刚稳稳地说。(上接第一版)而压力对于王莹来说,更是一种动力,“去年的大奖,说明我们学校的同学有实力,这让我感觉心里很有底,让我做起项目来更有信心!”整个比赛过程中,没有人提及比赛结果怎么样,大家一直都全神贯注于他们的作品,努力做到最好的自己。

对于崔航和付维刚来说,他们还有一个更重的担子,那就是答辩。因为这不仅需要对自己的项目了如指掌,还要确切的把它的特点表达出来。8月中旬,他们俩来到北京科技大学迎接这个挑战。等待上场的过程中,他们观看了同组的答辩,都是名校的学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他们耐心地倾听着每一个对手的答辩,观察着答辩场上每一个细节,并做了详细地记录。虽说有点紧张,但他们并不害怕,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参加比赛,比的是作品,而不是所在的学校和背景。

轮到他们上场时,他们深吸了一口气,自信地走上讲台,全方位地讲解着自己的作品。到评委提问环节时,他们更是从容应对。崔航自信地说:“没有一个问题能难倒我们,因为这个装置各个环节我们都十分了解。”一位评委老师当场说:“这个装置一看就是学生自己做的!”“当时就我想,这个作品至少可以获得一等奖了。”付维刚自信满满。

成功有窍门 参赛益处多

总结此次参赛成功的经验,项目的指导教师李玉光老师说:首先,在于有一个好的创意;其次,团队的组成很合理,人员配备紧凑而全面;第三点是团队的协调性很强。参加大赛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有的同学善于钻研,有的同学善于表达,有的同学善于包装,不同的同学发挥出各自的优势才能把大赛搞好,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成绩。我校代表队此次正是因为扎实专业知识、默契的团队合作、超强的心理素质才赢得了比赛。

对于成绩,李老师和崔航他们一样,虽然高兴却没有特别在意。因为,他们都认为,参加创新活动或各类比赛,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引导他们优化知识结构,增加操作技能,加强团对合作,克服困难的勇气,面队挫折的态度以及关注新领域、研究新问题、运用新方法、创造新成果都有好处。

创新出人才 实践育能力

领航工作室此次共有四支队伍参赛,除全国特等奖外,其他三支队伍也分别获得了此次赛事大连赛区的不同奖项。取得这次优异的成绩,我校的工作室制度无疑是团队成员们成长、创新的基石。

领航工作室的成员曾经去过很多名校参赛。在他们看来,我校最有特点的就是学生有自己的专属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里都有专业的老师对同学进行指导,志同道合的同学可以一起研究、做项目。领航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领航工作室每周开一次会,讨论大家近期要做的项目和项目中所遇到的问题。每个项目需要2-3个月的研究时间,成员们一起参与创新,彼此之间更有默契。队友们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为比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给予我们的环境,提供给我们的工作室,让我们离成功更近了一步,我就是一个体验者。”周伊楠深有感触的说。

其实,同学们感受到的只是我校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一部分。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我校建立了以学科竞赛为核心的课外创新实践教育体系,为实施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提供机会与服务。为在体系运行中有效地实施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我校规划形成了由重大综合竞赛、重要专业竞赛和学校特色竞赛组合而成的竞赛格局;建立并实施了以大学生创新教育基金项目、大学生工作室、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主的实践成果培育机制;设计并固化了课程教学、专项培训、自主实践、评审后面对面反馈评审意见等学生能力培养环节。目前,每年有数千名学生参与其中,近千名学生获得奖励,近百名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一些优秀竞赛团队日趋成熟,部分优秀实践成果得以应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效果明显提高。

领航和崔航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脱颖而出的。

为此,李老师给广大同学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大家依托于学校搭建的有利平台,依托于自己的专业,依托于学校的工作室、实验室以及老师的科研项目进行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并且,要学好专业知识,留心生活,并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只要肯动脑、肯坚持、肯吃苦,就能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通过大赛,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创新乃至创业氛围,激发自己的创新热情,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心动不如行动,如果你对创新实践活动感兴趣,不妨马上行动起来,找一个好的团体,融入其中,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大连大学素质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