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为学生成才助一把力 ——记我校2010年寒假学生工作者家访工作 《大连大学报》记者 晓晨
“寒假,走进这位同学的家里,我才了解到,他拒绝我们为他安排的勤工助学岗位,是因为周末要赶回家里,帮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母亲洗衣服、做家务。我不禁为自己原来对学生行为的简单推断而感到羞愧……” 这是3月23日,在学生处组织召开的“大连大学2010年寒假‘千名辅导员万家行’工作总结会”上,经管学院辅导员杨颖颖老师发言时的一段话。 2010年寒假期间,我校共有60名学生工作者奔赴北京、西安等地及大连各县、市、区,对258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其中,实地家访76人,集体家访和电话家访182人。这是我校响应辽宁省委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倡导的“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号召,从2008年1、2月起,第5次集中组织假期家访工作。 1月12日,学校召开了“2009—2010年度‘千名辅导员万家行’大连大学家访团出征仪式”,校党委书记王志强、校长潘成胜亲自为三个家访团出征授旗。会后,王一波副校长亲自带队进行家访。学校为此次家访工作累计投入2万余元。 开学后,各学院都召开了寒假走访工作总结会,3月12日和23日,学校又两次召开分别有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和全体学生工作者参加的总结会,对此次寒假家访工作进行总结。 大学生家访,确实有必要 都是大学生了,还有必要进行家访吗?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其实,我校当初设计08年第一次假期家访是在省教育厅“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号召发出之前,初衷也比较简单——了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成长、生活的环境,以及需要哪些方面、什么方式的帮助,以此完善贫困生工作。所以,第一次家访对象基本都是各学院的特困生。结果,走访中,学生工作者们越来越深的感受到:不同的地域文化、家庭教育方式、家长的处事方式,对学生形成当前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极大;了解家庭情况能更有针对性的帮学生解决大学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在家访过程中,学生工作者们受到的震撼、得到的信息、进行的思考也都远远超出了预料。 通过这两年的家访工作,学生工作者们一致认为:这的确是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学生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一种有效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家访,非常有必要。 所以,此次“万家行”中,我校的受访学生及家庭由第一次的54个增加到258个;受访学生类型由最初的绝大多数是贫困生,变为现在经济、学习、行为方式等方面需要帮助的学生、平日表现普通的学生、优秀学生等各个类型都有;参加走访的队伍也由最初学生处老师、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组成的30人,扩大到校领导、学生工作部门领导、学院领导、班导师、辅导员、学生干部代表共同参与的60人。 家访,感受责任与使命 在家访的过程中,学生工作者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经管学院的张东莉老师是以班导师的身份参加此次假期家访的,也是家访队伍中唯一一位专业课任课教师。家访工作有两点让她感触特别深。一方面是成长环境及家庭教育对学生影响之大;另一方面则深切的感受到家长对学生、学校的期望之大。她说:“特别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孩子,迫切希望靠读书改变命运。”以前,张老师当然也知道这些。但家访时,与家长对面而坐,这种期待从朴实的家长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声叹息中生发出来,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直观而强烈,直击心灵。“作为老师,应该对学生负责。”张老师谈到这次家访时,以这句话作结尾。 像张老师感受到的责任、使命与压力,是参加过家访的每一位学生工作者都曾感受到的。学生工作者们也在自己的工作中思考:除了给与经济上的帮助以外,还要做哪些工作、如何做工作,才能既维护学生的尊严,又表达情感上的关心,心理上的支持,并帮学生掌握改变命运的立身之本? 不光是贫困生的家庭,几乎所有受访的学生家长,都对学生的未来充满希望,对学校和老师充满了期待。怎样是对学生负责,怎样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发展潜力?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工作者们一次次感受到肩头的重量。 家访是门学问 成功的家访可以收获许多对学生工作有帮助的信息。但这可不容易做到。机械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于谨老师说:“家访是门学问,跟家长沟通是门艺术。” 选择受访的学生并不难。由于平时工作扎实、细致,学生工作者们都对自己的学生了如指掌。但学生们可不一定欢迎家访。机械学院的辅导员时祖光老师所带的一位学生,在文艺表演方面特长十分突出,但学习成绩不好,到了降级的边缘。当听说老师要去他家家访时,他头脑中第一个反映出来的词是“告状”,所以坚决拒绝了。时老师先后找他谈了五次,反复做工作,他才勉强同意。如何既尊重学生的隐私,又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对学生工作者来说,这个“度”可不好掌握。2月4日,机械学院的学生工作者和校团委书记杨锦老师一起来到了这位同学家里。因为经常参加校团委组织的文艺演出,杨老师对他比较了解,在家长面前主要夸奖他的长处和表现,非常有说服力。看儿子在学校这么受重视,他的父母很自豪。于谨老师和时老师则介绍他在学院的生活、学习情况。只有这位同学知道,老师说话时,好几次他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老师捅破“降级”的事实。但老师们谈到他的成绩时,小心的用了“对比”、“加强”、“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等策略性字眼。双方还交流了对孩子未来的打算,言谈甚欢,沟通融洽。 家访固然重要,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做好后期引导、督促工作尤其重要。比如对机械学院的这位学生,在家访一星期后,时老师又进行了一次电话回访。家访是家长没想到的,回访更出乎家长的预料,让家长非常感动,与老师的感情又拉近了一步,对孩子的情况又说了许多。开学后,时老师还专门找这位同学谈话,在寒假沟通的基础上,与他探讨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位同学很感谢老师的关心,也表示,打算把因学习成绩降级的情况告诉父母,征得父母的谅解和鼓励。 现在,家访回访制度已经在学生工作队伍中正式形成。 与家长沟通是门艺术 家长们普遍非常看重并欢迎老师的家访,有的还跟工作单位请了假,特意在家等候。但一交流起来,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就层出不穷:有的家长觉得自己非常了解孩子,但说出来的孩子形象跟老师们眼里的判若两人;有的认为反正将来可以帮孩子找个好工作,孩子在大学里表现如何并不重要;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好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自己使不上劲;有的则抱怨学校住宿条件不好、伙食差、老师上课不认真……更多的家长跟孩子交流极少,对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了解甚少。如何应对各种情况,在短时间内与家长建立起相互的信任,获得必要信息并让家长了解老师们的想法、配合学校工作,可真的是门艺术,也是对学生工作者的考验。 国际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马速老师说:“我们最开始进行家访时,都注重准备学生的情况。通过这几次走访,我们现在觉得‘备家长’、了解家长的心理越来越重要。而且,我们走访时态度一定要诚恳、谦逊,即使听到尖锐的批评也不要急着辩驳……” 学生工作者们在走访前都要“备家长”。他们发现,每位学生和家长对家访的接受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和家长不愿意把自己的窘迫展示给外人看。这种情况下,如果非要进行实地家访,不仅达不到目的,还容易对学生和家长造成伤害。所以,今年的寒假家访采取了集中家访和分散家访相结合、小型座谈和家庭家访相结合、实地家访和电话沟通家访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工作者们还提议,应该把家访常态化,加强平时的联络、沟通。 访新“家”,看人才培养 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会做人,会学习,能做事,能创造”。我们培养的学生达到这个标准了吗?用人单位对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有些什么要求和建议?带着这样的问题,这个寒假,学生工作者们对毕业生们的另一个“家”——所在工作单位进行了走访,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1月13日,体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顾谦安老师和辅导员邹兆元老师来到大连市甘井子区东华小学——体育学院09届毕业生刘敏在这里任体育教师。东华小学校领导的一句话让顾书记觉得很自豪:“从来没有毕业生的母校来进行过走访,你们的工作做得太细致了!”他还对我校的毕业生给与了充分的肯定:为人朴实,工作踏实。更重要的是,东华小学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人才需求信息:中小学希望我们的学生专项更突出,能够独立组织中小学生进行训练、比赛;实习时间太短,可比照其他体育类专业院校的实习时间进行调整;学生的说课能力差距较大,应该多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机械学院的学生工作者们则对华录模塑、TNT、斯凯孚、苏尔寿等几家用人单位进行了走访。这几家机械行业的知名企业对机械学院来说意味着几个第一次:有的第一次接收机械学院的实习生,有的第一次正式聘用机械学院的毕业生。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可能对机械学院毕业生的就业产生积极影响。学生工作者们平时就和专业老师一起去过多次,这次走访,不仅了解到这几家单位对我校学生的肯定与建议,也向学生们传达这样的信息:学校、学院、老师们一直在关注你们,加油! …… 这个寒期,每个学院的学生工作者们都对毕业生的新“家”进行了走访,收获了许多有价值的人才需求信息。这种“家”访,已经成为我校家访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家访,还需要科学设计 家访,是帮助解决学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环节。在寒假家访过程中,学生工作者们又发现了不少新问题。比如,有的学生过分依赖家长,有的在家里自控力较差,有的对未来规划缺乏目标……根据这些情况,在3月23日的总结会上,学生处郭旭处长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工作中应设计更多的平台让学生选择;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指导性的帮助;要关注每一个类型学生及个体学生的成长;要科学设计工作,让家访成为辅导员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制定发展规划的契机;要以家访成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