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学资源 服务社会公益事业——走进大连“科普大讲堂”侧记
教务处 郭辉
作为学校省级精品课程“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组的成员,利用自身的条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发挥高校课程在社会公众科学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是一个大学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在大学里长期从事本科生科学素质教育课程教学,而这次暑假接受了为大连市小记者协会的同学们开设“神奇的纳米技术”科普讲座的任务,这项工作成为了我暑期生活中一个重要而富有意义的内容。
“科普大讲堂”是由大连市科协主办的面向广大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社会公益活动。8月8日上午,我来到大连市科技馆,走进了“科普大讲堂”。第一次面对以小学生为主体、还有部分中学生和家长的教学对象,心中不免怀着一份忐忑。
前来听课的同学们和他们的家长们都是那么认真。虽然窗外电闪雷鸣,下着瓢泼大雨,但是求知的渴望在孩子们脸上表现得那样真挚。一个个都拿着笔和本子,还有带着相机的,俨然一副“小记者”形象。当我拿起学校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提供的纳米磁性液体材料给同学们演示它在磁场作用下神奇的形状变幻时,孩子们的好奇和兴趣马上被激发起来。随着讲座内容的不断深入,我和同学们之间达成了很好的互动。一个多小时的讲座,没有孩子开小差或做其他事情的,都认真地做着笔记,积极地思考和回答问题;一些家长还在不停地拍摄PPT的内容。
讲座结束后,我与同学们做了互动讨论,诸如“目前纳米材料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进展情况”、“如何对待平时生活中很多纳米电器、纳米衣服等的宣传”等等非常专业和理性的问题。不少同学和家长围着我,继续探讨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纳米材料的问题,同时表达了还想听类似讲座的强烈愿望。
关于当代新技术前沿的纳米材料,是广大公众经常听说但又十分陌生和好奇的内容。面对新的对象和讲座性质,重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备课是一项艰苦而又充满乐趣的事情,通过梳理内容体系,广泛收集和编辑图像、视频、动画、童话及科学幻想故事等教学素材,制作了内容丰富、媒体形式多样、直观有趣的PPT电子讲稿,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特别是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由浅入深,由身边的现象延伸到基本理论,形象地介绍纳米材料的性质、特点及应用等,带领听众走进纳米世界,了解纳米材料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同时对他们正确认识世界、客观对待科学技术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所启示。从小学生们发表在大连小记者网上的一篇篇关于纳米材料讲座的报道,看出孩子们学习得很认真,而且理解了基本内容。此时,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内心感叹“做有意义的事情,很值得”。
今后,我们课程组成员还将在科普大讲堂负责人刘金寿老师的统筹安排下,继续承担其他专题讲座内容,我也将继续开设《感悟生命本质 寻求和谐自然》、《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阿凡达带给我们的启示》等讲座内容,使自己在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丰富知识、深入思考、提升境界,尽社会职责,履教师义务,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