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基地
 首页 | 基地介绍 | 理论研究 | 素教新闻 | 大学生工作室 | 竞赛及奖励 | 创新创业 
素教新闻
 重要通知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素教新闻>>新闻资讯>>正文
 
和“雪龙”号一起去南极
2008年11月26日 xjw 

 

和“雪龙”号一起去南极

——我校毕业生魏福海参加第24次南极科考

 

  2008年1月12日14时45分,中国第24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的17名队员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冰穹A,不仅是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也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南极科研的制高点。这是继2005年1月18日中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通过地面跋涉到达冰穹A之后,再次成功登上南极“冰盖之巅”。
  在这17名勇士当中,有一名我校毕业生——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00级的魏福海。04年大学毕业后,魏福海就进入了国家海洋局下属单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基地管理处工作。07年11月2日,他作为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成员之一,乘着“雪龙”号科考船从上海出发,开始了为期165天的南极之行。
  “也没啥,就是我们的工作任务”
  能去南极,无疑是一件极让人羡慕的事情。当我表达自己的羡慕之情时,魏福海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其实,登上南极大陆并没有什么可炫耀的,这也就是我们的工作职责。在极地中心,平日里,就是做一些和南极科考相关的工作,说得更简单些就是做好南极两个科学考察站——中山站和长城站的后勤工作。机关业务、技术支持、后勤补给等,极地中心的国内工作都是在为南极科考做准备。每年,‘雪龙’号都会载着南极科学考察队的成员前往南极运送物资,同时进行一些科学研究。所以,极地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都会有被分派到南极工作的机会。”
  在他看来,南极考察只是在尽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教师教书、司机开车一样,并没有啥特殊之处。
  此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主要任务一是给中山站和长城站的越冬人员运送补给物资;二是挺进南极冰穹A核心区,进行内陆冰盖考察,为我国在南极大陆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的选址做前期准备,同时执行“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的核心计划——熊猫计划,即系统地开展冰川学、地球物理、天文学等数项考察。
  “虽然3年多的工作一直在和南极打交道,对前往南极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亲身体验那震撼眼球的冰清玉洁还是让人的心情无法平复”,亲身感受到南极大陆的魅力,魏福海激动不已。
  雪龙船到达中山站后即开始紧张的卸货。随后,从中山站兵分两路,一路继续乘坐雪龙号前往长城站运送补给物资,一路乘坐雪地车前往南极冰穹A核心区,开展南极内陆冰盖考察。作为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的机械师,魏福海和考察队的队员们于07年12月22日从中国南极中山站附近的冰盖边缘出发;08年1月2日,考察队平安穿越距离中山站约330公里至560公里的冰裂隙密集区;1月4日,到达距离中山站806公里的雄鹰营地;1月6日,顺利到达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1月9日,挺进南极冰穹A核心区……
  “说实话,冰盖考察——艰苦、惊险”
  “南极野外考察很艰苦,举一个小例子:因为‘微波食品’难以满足人体营养素需求,很多队员发现自己的指甲因缺钙而脱落,头发、胡子变黄甚至发白。不过,吃苦也锻炼人,年轻人一定要学会吃苦。”说到此行考察的艰苦,魏福海感触很深。
  进入南极冰穹A核心区后,队员们直指南极最高点。1月12日, 17名内陆冰盖考察队员经过长达21天、1286公里的艰难跋涉,成功登上了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冰穹A所在冰面下方的“甘伯采夫”冰下山脉,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发现造山运动新机制的地方;冰穹A的独特穹状顶部,被认为是研究南极冰盖形成与演化的最理想场所以及最具潜力获取最古老冰芯的钻取地点;该区域在理论上还极有可能是南极地区最好的天文观测站址;在冰穹A区域开展长期科学观测,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来不及休整一路颠簸跋涉的疲惫与劳顿,来不及适应冰盖高原带来的高原反应,考察队要在半个月时间内,赶在冰盖天气没有恶化之前,完成所有的考察任务。驻扎好大本营后,队员们立即投入到考察研究工作中。为了抓紧时间,大家基本上每天都工作超过10小时,由于条件所限,渴了喝雪水,一天2顿饭吃的都是些“微波食品”。
  近50天的野外考察极大的锻炼了魏福海的意志,“虽然吃了些苦,但回来之后,在工作上更有拼劲。在南极,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野外考察时,方圆几百公里就我们这些队员,机器出了问题就是关乎生命的问题,那种情况下,就必须得有一股拼劲。”
  相对于那些危及性命的惊险,艰苦对科考队员们而言又不算啥了。
  登顶后第二天,内陆冰盖考察队队长孙波就带领4名考察队员,开着一辆PB240雪地车单车外出。这是一项既定的考察计划。围绕着海拔4093米的南极冰盖最高点,他们将用观测花杆构建一面6000平方公里的“中国墙”,今后,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站选址就在这个“围墙”内进行。但在行进到距离大本营约100公里处,车辆电瓶电压迅速降低,勉强维持了两个多小时后,车辆电力系统彻底瘫痪,5名科考队员被困。内陆冰盖考察队副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徐霞兴接到了孙波打来的铱星求救电话后,迅速制定方案,带领包括魏福海在内的5名队员,开出两辆卡特车和一辆PB300雪地车前往救援。一路上,大家心情都很凝重,所有人心里都非常清楚,此次营救,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救援车队再遇到险阻被困,整支队伍将面临灭顶之灾。在茫茫的内陆冰盖高原,到处都是危机四伏。
  在距离出事地点50公里处,PB300雪地车的老毛病发作,雪花飘进了车辆进气孔,瞬间凝结成冰,堵塞了管道。在零下40多度的酷寒中,魏福海辅助技术精湛的机械师徐霞兴修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将故障排除。在行驶了近10个小时后,营救车队与被困队友汇合,最终顺利完成考察任务。
  回忆起这段有惊无险的营救,魏福海说:“当时钻到车底下检修时,根本考虑不到寒冷。不能依靠别人时,就要凭自己的能力生存。”
  “大学嘛,打的就是基础”
  工作之后,回想起在学校的所学所得对自己发展的影响,魏福海有着深刻的体会——“在校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参加工作后才体会到课堂上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因为扎实的专业课知识就是离校后再学习的基础。”工作中,虽有一些考察车辆是魏福海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但是有了大学时期的机械基本知识为基础,就能很快的掌握相关技能。
  “在极地中心的工作主要还是机关性质的,但是因为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知识基础,工作后,我又对南极考察的常用车辆和机械进行了再学习。也因为是这些因素,才能担任此次南极科考内陆冰盖考察队的机械师。”
  工作后,社会压力、生存压力、竞争压力的出现,使得魏福海逼着自己学习,除了机械专业知识,还要提高英语水平。南极考察使用的雪地车、科考仪器等有些是从美国、德国购买的,要经常看大篇大篇的外文资料。到达南极后,会遇到各个国家的科学工作者,一口流利的英语也是工作所必需的。
  “常常是有了压力,才有动力。”魏福海结合自己的经验,就大学期间如何学习谈了自己的看法,“可以换个思维角度来想问题。我们现在的思维方式是先学习再工作,对于自己的就业方向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知道什么东西学了会有用,学习时也就没有动力。其实在大学里可以早作规划,反过来想问题,先找准工作目标,再有目的、有计划的去学习,学习是为了步入社会。除了抓紧时间学习,大学期间也应尽可能的去了解社会,走出校园的小圈子,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给自己制造点危机感。”
  魏福海的话,让我若有所思:大学的生活相比社会是单纯而轻松的,工作后需要的种种技能——人际交往、专业知识、学习能力、意志品质都是以大学的发展为基础。没有一个专业能保证把我们工作后所能用到的知识都学到,工作后仍需要不断的学习,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而大学时的学习就是我们工作后提升专业技能使之符合工作要求的地基。地基夯实了,才可以不断的往上加重量。
  不显露,不张扬,却要做就做到最好
  采访过程中,魏福海反复说自己在大学是个很普通的人。确实,和多数大学生一样,魏福海的学业表现很平凡,没有获过奖学金,也没有什么突出的工作表现。但是他当时的老师、现博物馆关浩馆长对他的印象却很深:“魏福海是个做事很认真的人,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到最好。”在关浩老师眼中,魏福海平凡但是有自己的个性闪光点——执着。03年,魏福海加入智能引擎工作室,随即投入到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并最终获得了东北赛区二等奖的成绩。在制作参赛作品“新型履带系统及应用机器人”的过程中,关浩老师经常看见魏福海一个人默默的在工作室工作,组长刘宁称赞他是——“把全部心思用在做好作品上”。
  关浩老师在指导魏福海的毕业论文时,更是赞赏他的认真劲,“魏福海的毕业论文并不出色,但总是能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步。他表现不突出,不抢眼,就是实实在在的做”。
  去工作单位看过魏福海的大学同学都说,魏福海现在发展得很好,还是靠那股认真劲,在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

 下一页 [1 2]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大连大学素质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