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全国慧鱼工程技术创新设计大赛”背后的思考
9月17日下午,在钟楼广场进行的工作室成果展示暨纳新现场会上,智能引擎工作室的展位前人流涌动,工作室成员忙着回答新生们的问询。
“我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但没有相关专业方面的知识,可以参加这个工作室吗?”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有些不好意思地问,眼睛里满是期待。“当然可以。我刚参加工作室的时候也什么都不会,只是喜欢。后来在工作室里和大家一起做项目,慢慢就会了,也就成长起来了。”工作室成员谢涛的回答让男生眼睛一亮,欣喜的说:“我要报名!”
在今年9月7日于山东威海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竞赛(2008)暨第五届全国慧鱼工程技术创新设计大赛中,我校首次获得参赛资格并最终取得佳绩——“智能引擎”工作室的项目“废弃光盘有偿回收装置”获一等奖、“慧鱼”工作室的项目“垃圾分离设备”和“破冰清雪车”获二等奖。
此次大赛获奖者的引人注意之处就是参赛成员绝大多数是工作室的新人。惊叹于他们成长之快速的同时,不仅要思索这背后的 “力量”与“支撑”。第一次做项目、第一次参加比赛,就能取得好成绩,一方面肯定是他们自身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又必然有着他们朝夕所在的工作室培育的“力量”发挥。那么,这种“力量”是什么?源于何处?
氛围的“力量”——明确定位,化被动为主动
不可否认,有些同学加入工作室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拿创新学分或获奖。这些比较“功利”的目的,使他们在完成项目的实践中丢失了思考与创新的主动权——指导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也是“智能引擎”等工作室始建之初的自然发展状态下存在的问题——学生进入工作室时的定位不明确,加上知识积累少,动手能力弱,所以,所有的项目都是由老师手把手带着完成的,同学们只不过是在亦步亦趋。指导老师不仅要提供方案的设计思路,还要提供技术帮助。可以说,没有指导老师就没有项目的完成。
而现在的“智能引擎”,却是另一番风貌——
成员们对加入工作室的目的定位十分明确。在欢迎08级新生进入工作室的“新老生见面会”上,工作室老成员纷纷提到:“加入工作室不应该只为加创新学分或得奖。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锻炼能力更重要,这才应该是加入工作室最主要的目的。”
明确的定位,促使同学们化被动为主动的去学习、思考和探索。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项目——“废弃光盘有偿回收装置”的设计方案,就是由工作室成员们自己完成的。同学们对“大学学习、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废弃光盘”这一现象进行了主动思考,寻得灵感,从而产生了设计思路。
确定了设计方案,接下来的项目制作阶段,同学们为实现自己的思路而主动、辛苦的探索与实践。每天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大家都会来工作室制作项目,直到很晚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宿舍;遇到难题,一趟一趟地跑图书馆,而后抱着厚厚的一堆书去工作室“苦读”求解;实在碰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才去找老师帮忙;而解决问题后还不放过老师,针对问题又是好一顿提问,直到自己真正搞清楚、弄明白……“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了“智能引擎”项目制作的主体,也是让他们能快速成长的动力之源。
这种明确的定位和这份“主动”的态度,是“智能引擎”良好氛围的“力量”的具体体现。这种氛围,使越来越多的成员受益。在这样的氛围里,别人都在学、都在做,你不能不学,不能不做,就会不自觉地也跟着行动起来。这种氛围,也促使工作室新成员快速的成长起来。
氛围的形成过程,亦是工作室不断成长的过程,是工作室工作模式的形成与完善的过程。良好氛围的形成,要靠数年、数届工作室成员的优秀精神、品质和有所作为的不断积累与营造。
模式的力量——以老带新,推陈出新
9月8日下午2:00,素质教育基地312室。
“智能引擎”工作室成员程成,在向大家认真地讲解着各类工具的使用方法,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着摆弄着工具。08级的新生们围在其左右。有人认真听讲,有人凝眉细思,有人低头记录。为了让新生更快熟悉工作室环境和了解工作室工作,老生们将新生分成若干个组,每个小组由一位老成员担任组长,引带着新生们学习和实践。
以老带新,是“智能引擎”、“慧鱼”等工作室的经典传统,并逐步发展成为工作室工作的固定模式。已于去年毕业的“智能引擎”工作室老成员徐林,就全程参与了此次比赛一等奖作品“废弃光盘的有偿回收装置”的制作过程。为了给学弟学妹们最为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他还把毕业论文拿到工作室来完成。今年已经大四的工作室成员怀其昆,也是一有空就来到工作室,帮助指导工作室新成员做项目,倾囊相授,认真地讲解、示范,真诚地鼓励……
而这些举动,对他们而言是那样自然与平常,用怀其昆的话来讲——“当初,我的学长也是这样帮助我的”。
以老带新的模式,无形中将工作室育人的成果与精华,在工作成员之中一届一届予以传承与积累,并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
这种模式的传承,也是工作室新成员能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前人的基础。这种模式下的培养,推崇的就是创新精神,就是不囿于原有项目,要不断推陈出新。
参赛项目能取得佳绩,技术必不可少。但还要有新意,即项目的创新。“慧鱼”工作室指导老师赵洪健说:“项目的成功既来源于技术的积累,也因为有创新,而创新来源于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她引导同学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敏锐的感知和积极地联想其中潜藏的创新点。例如,看到工人吊在空中擦大厦外面的窗玻璃,可以想到,设计什么样的工具能使人在里面就能到擦外面的玻璃,既方便又安全;锄草机的声音,使人心浮气躁,设计什么样的装置能使它降低噪音……
“破冰清雪车”的创意,就是这样来源于生活。今年南方发生了罕见的冰雪灾,路上冰雪堆积,交通阻断。“慧鱼”工作室成员王铮从中有了灵感——“能不能做辆小车,一边行驶一边清雪除冰呢?这样车辆就不会因为大量冰雪堆积于路上而无法前行了。”“破冰清雪车”设计思路由此而来。
对工作室成员的成长而言,最难能可贵的要数“创新能够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可以促使他们主动关注生活中每个细节,捕捉其中的灵感,进行深入的思考,经头脑和技术层面的“加工”后,应用到项目的创意和创新中去。从而,工作室的工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老师的引导、学长的创新之举,逐步形成了工作室成员勤于创新、能够创新的氛围,进而固化为工作室的培养模式。在这样的工作室里,新生自然而然的融入感悟创意、创新,并能有所作为。
舍己为人——氛围、模式之中的“以人为本”精神
“大学里,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是幸运的。她不仅关心你的课业,也关心你的身心,而且自始至终是那样的真诚。”——“破冰清雪车”的项目成员这样评价他们的指导老师赵洪健。
只要小组成员去工作室做项目,赵老师就一定已经在那里了。她常常在下班后依然留在学校,对项目小组进行指导和帮助。每每此时,她那幼小的孩子总会哭着打电话来找妈妈,赵老师对着话筒哄着孩子说:“妈妈马上回家,马上回家。”可是这个“马上”,却总会超过一个小时。去威海比赛的那几日,因为她放心不下她的学生,赵老师舍下了孩子,与参赛学生一起前往。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是她第一次忍下心来,离她的孩子“出远门”。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我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这样默默为培养学生而奉献着、舍弃着的工作室指导教师。但至少,我们知道一点——没有这些老师的付出,氛围和模式的“力量”就会大打折扣。
文正方同学,“垃圾分离处理设备”项目的组长,也是“慧鱼”工作室的负责人。9月4日,项目组的另两名成员赴山东威海比赛,没有他。这个被工作室成员称为最沉默、最努力的人,做项目时,习惯把随时想到的问题都记在纸上,下课后直接去工作室,直到问题解决才肯吃饭。对这个项目投入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最后却主动放弃了亲临赛场的机会。他说:“赵老师作为指导老师,放弃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帮助我们做项目。而我作为工作室负责人、项目组组长,有责任为成员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比赛当天,他还给到威海参赛的老师和团队成员发去短信——“相信自己,你们都是很棒的!”
赵老师为学生而舍弃,文正方为团队成员而舍弃,工作室老成员为引带新成员而舍弃……这种舍己为人所体现出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正是氛围、模式的精神支柱和精髓所在!这份舍弃,这种精神,都令人感动和尊重。优秀的工作室所传承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层面上的,还有对工作室成员成长有着更重要意义的精神、品质层面上的培育。这种精神与品质的传承与积累,势必将会积极、有效的引导工作室新成员学会做人、做事。
收笔之时,想起 “智能引擎”工作室指导老师关浩教授说过的一句话——“优秀的工作室应是以学生为本,在发展中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培养模式,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模式下都能有所收益”。
迄今,许多如“智能引擎”、“慧鱼”这样的工作室已经走过了最初的自然发展阶段,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模式。工作室的主动学习、勤于创新的氛围、以老带新的传统、丰厚的精神品质积淀等,促使一届一届的工作室新成员在这样的环境里,和谐的融入。在氛围与模式的促动下,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更加快速的成长。